市民 :我们看病需要去异地,在这上面就能挂异地的号了。
走进位于邢台市平乡县的一家童车生产企业,一批婴儿手推车正在组装。2023年,平乡全县自行车(童车)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229.53亿元,增幅超过10%,出厂单价在500元以上的中高端童车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0%。
检验检测成本高,就加强与检验检测机构合作,对企业免费提供部分检测服务。我们在质量方面肯定要走在最前面,到市场之后受到消费者认可,然后我们的产品的品牌的知名度会越来越高,然后我们的市场占有度也会越来越高。针对产品执行标准更新慢、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专家团队帮助他们制定了新的企业标准,例如刚才提到的动态耐久测试,国标要求让手推车撞击挡块36000次,而新制定的企业标准,则提高到54000次。翟永杰告诉记者,把产品做到中高端,是过去很多平乡童车生产企业的梦想。提质量、强标准、塑品牌,在平乡,越来越多的童车企业逐步迈向价值链高端。
为了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当地还请来专家团队,为企业定制质量解决方案。对国内外相关标准不了解,就加强培训,及时提供最新信息。做优品质,培育200个金银花品种巨鹿县地处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沙质碱性土壤分布广,非常适宜金银花种植与生产。
返程的路上,记者看到,位于巨鹿经济开发区的巨鹿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中心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今天,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既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劲动能,也为加快建设邢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助民致富,带动就业超8万余人既能观赏又能泡茶,这盆金银花盆景,200元包邮到家,家人们抓紧下单啦。做活花经济的巨鹿县已举办13届中国金银花旅游文化节,建成双万亩、金银花园艺小镇等一批精品工程,实现一花托百业。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在更新品种上,我们正与雄安创新研究院合作实施金银花完全种质资源圃项目,目前,已完成200个金银花品种的划区分类培育种植。
我们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5家国字头科研机构合作,成立金银花小分子露剂研究所、巨鹿金银花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金银花产业再升级。4月6日,在巨鹿县亿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直播基地,主播向观众展示造型各异的金银花老桩盆景。金银花看似不起眼儿,但它全身都是宝。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该项目总投资6.9亿元,项目建成后,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融会贯通线上、线下交易与服务,聚集展示交易、电子商贸、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科研孵化、检验检测、会展交流、康养休闲等功能,推动金银花产业成为一二三产融合的百亿产业集群。近年来,巨鹿县逐渐培育形成集金银花种植、交易、储运、加工、研发、特色旅游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拥有旺泉、卉源等金银花深加工企业90多家,开发上市金银花食品、饮片、花茶、饮料、纯露、植物水等系列产品30余种,产品稳定销往北京、天津、山东、江苏等地。再过1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摘了。让更多科技成果扎根田间,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我的短视频账号粉丝有9.4万,最多的时候1天能卖300单金银花苗。脱贫攻坚期间,巨鹿县通过大力开展金银花产业扶贫,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模式,有效带动了4.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增收。
建立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中心等新型农技推广交流载体,以产学研一体化、信息技术智能化等方式,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有效对接,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全链条升级,让农业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餐桌的转化,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4月6日一早,巨鹿县堤村乡金玉庄村的田间地头,连片的金银花郁郁葱葱、绽放新绿,种植户王国行忙着查看金银花的长势。
目前,全县金银花产业链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金银花成为巨鹿县名副其实的脱贫花、致富花。经过灌装、旋盖、贴标等一系列程序后,一瓶瓶标有润浪商标的金银花水整齐排列,缓缓通过自动传送设备,到达包装点进行装箱,即将发往山西大同。作为巨鹿县万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区的核心区,金玉庄村家家户户种植金银花。目前,巨鹿县类似的直播团队已有上百家,电商网络为巨鹿金银花产品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让更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距其不远处的纪家寨村沙土岗家庭农场内,农场负责人解华涌把直播间设在田间地头。王国行告诉记者,自2019年起,巨鹿县持续发布巨鹿中国金银花产业指数,国内金银花市场定价都要瞅准巨鹿风向标。
农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在巨鹿县堤村乡法市庄村,工作人员直播销售金银花盆景。
王国行介绍,他们每年夏季采摘金银花,冬季剪下金银花枝蔓做中药饲料、售卖金银花盆景,一整年都有收益。王国行说,这种金银花易栽培、产量高、药效全,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年可产三四茬,盛花期亩产最高可达300公斤。
项目负责人张国政说。做足深加工,实现一花托百业位于巨鹿县的河北旺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自动灌装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
你看这花苞又大又多、个个饱满,今年准是个丰收年。企业总经理姜孟杰介绍,现在,他们每天生产8000多箱、16万瓶金银花水,年产值上亿元,实现了从找市场到市场找的转变。闻得到花香,看得见产业。巨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雷宏典说,他们将从中选出花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建立长期种子库,为金银花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资源
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科技创新是武器。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省将聚焦盐碱地品种研发推广、土壤改良、特色产业带建设、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等重点内容,研究制定一揽子支持政策,谋划一批超长期国债项目,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
该负责人介绍,河北省将建立健全以旱碱麦为重点的盐碱地特色农作物种植、推广、加工体系,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分类探索轻盐碱瘠薄耕地和中重度盐碱区产能提升模式。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创新驿站作用,加快耐盐碱品种、种养技术、设施装备推广应用。
坚持突出重点、因地施策,统筹治水改土措施,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强化政策保障、科技支撑、试点引领河北省多举措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
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技术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挖掘耐盐碱地特色农产品特有营养品质,积极发展深加工,持续培育知名品牌,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在强化盐碱地改造提升方面,依据全省盐碱地分布状况,科学评价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潜力,构建盐碱地资源数据库。支持市场占有率高、经营规模大的优势种业企业开展耐盐碱作物育繁推一体化生产,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建设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完善盐碱耕地灌排体系,提高盐碱地防涝控盐能力。
该负责人介绍,河北省全面摸清了盐碱地底数,筛选出旱碱麦、耐盐水稻、莜麦、藜麦等25个成熟品种,分区分类进行推广。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2023年以来,河北省站在挖掘耕地潜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紧盯治土与选种两大核心,把握示范引领、规模发展、加工带动三大方向,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4月1日,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河北省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政策保障、科技支撑、试点引领,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盐碱地成为沃野良田。
优化社会资本进入的金融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盐碱地综合利用。组织沧州、唐山、张家口3市因地制宜开展13项试点任务,探索形成了旱碱麦探墒播种、耐盐水稻标准化生产、苜蓿-旱碱麦轮作、稻渔综合种养等八大产业模式。